关于印发《鲅鱼圈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区政务公开办 更新日期:2017-11-02 13:46:33]

鲅政办发〔201699

?

关于印发《鲅鱼圈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

?

各镇、办事处,各园区,区直各部门,驻区各有关单位:

???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鲅鱼圈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方案(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

?

?

?

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2016年12月30

鲅鱼圈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方案

20162020年)

?

全民健身是人民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全区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依据《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以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引领,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素质和生活品质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体系建设,丰富全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鲅鱼圈做出积极贡献。

?? ?二、总体目标与任务

??? (一)总体目标

2020年,全区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进一步完善与鲅鱼圈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发挥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功能,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任务

1.城乡居民体质普遍增强。城乡居民普遍形成体育健身意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8%以上。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增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

??? 2.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显著增加。建设以社区(村、街道)为中心,方便社区居民和村民日常体育锻炼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以上。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办事处)、行政村(社区)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100%全覆盖。盘活场地设施存量资源,促进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与升级换代,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 3.科学健身指导水平明显提升。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宣传与指导,建设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坚持开展体质监测和运动能力评估,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加大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全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200人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名以上,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在科学健身指导中的作用。

??? 4.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组织创新实现突破。加强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推动其向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保证每万人体育社会组织达到1.5个。各类健身俱乐部、健身活动站(点)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量有较大发展,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鼓励探索全民健身组织创新,实现全民健身的统筹管理。

5.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坚持开展日常性健身活动和“营口·鲅鱼圈国际马拉松赛”品牌活动。以举办冬奥会为契机,着力推广冰雪运动,培育以冰雪运动为核心的品牌赛事。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支持我区结合地域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鲅鱼圈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性品牌赛事。

6.扩大全民健身服务业的产业规模。配合“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协同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等事业,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民生改善、健身消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培育体育市场,初步建成规范有序的健身休闲、体育康复、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体育旅游和竞赛表演市场。促进体育与旅游、养老、康体等生活服务行业的融合,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鼓励全民健身领域的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科技开拓全民健身服务市场。

??? 三、主要措施

(一)强化政府全民健身服务职能

政府统筹、组织、协调、配置公共体育资源,向全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体育权利的实现。

(二)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全民健身氛围

1.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加强体育运动、科学健身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开展体质健康与全民健身公益讲座,传播科学健身的信息,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传播健康新理念,营造健身氛围,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形成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

2. 利用“全民健身日”和节假日,通过全民健身展示、体育节、运动会等形式,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研究、挖掘、保护和推广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和民俗体育文化,形成具有我区鲜明特色的地方体育文化。

3.打造体育文化特色城市。在继续举办鲅鱼圈国际马拉松品牌赛事的基础上,积极申办适合我区发展的优势项目大型赛事1-2项,如:篮球、沙滩排球、皮划艇、滑雪、自行车等。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全民健身服务功能

1.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区公共体育服务中心;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社区健身站点、社区公共运动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百姓健身房等社区体育健身设施,丰富“10分钟健身圈”的内涵。推广拼装式游泳池、笼式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推进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户外营地、自行车骑行道等户外体育设施建设。利用新技术盘活场地存量资源,加大健身路径体育器材的更新力度,加强健身路径、体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落实《辽宁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和《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关于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规定,扩大补助范围,强化公共体育设施免费、低费开放力度,发挥区内公共体育场馆的作用,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完善开放的政策和机制,逐步提高学校场地的开放率。

2.推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和组织形式创新。加强区内体育社会组织管理,通过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体育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实体化水平。鼓励健身团队和站点转化为固定的健身组织。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职工体育俱乐部、村级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俱乐部)、休闲体育俱乐部、健身活动站(点)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体育组织覆盖率。

开展“健身俱乐部促进计划”,研制推广健身俱乐部服务标准、俱乐部联赛制度、业余运动员等级评定制度等,促进俱乐部规范发展。

3.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与竞赛。按照“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原则,组织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实现基层健身活动的普遍化、经常化。坚持开展元旦迎新长跑(登高)、百万市民上冰雪、世界行走日、大众自行车快乐骑行、冬泳、滑雪、漂流、登山、体育家庭大赛、草根球类大赛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和推广,吸引群众参与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指导各乡镇培育农村全民健身品牌活动。鼓励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定期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全民健身竞赛活动。举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少数民族运动会。

大力发展健身走(跑)、骑行、户外、游泳、跳绳、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重点开展竞技性强、普及面高的足球、篮球、乒乓球运动,扶持推广武术、太极、健身气功、象棋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发挥地域优势,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开展“全民上冰雪”,打造以大众冰雪场地设施建设为根本,集百姓免费体验滑冰、滑雪活动与大众冰雪系列比赛和活动为一体的大众冰雪系统性工程。开展适合不同需求、形式多样、健康有趣的冰雪健身项目,如冰雪汽车拉力赛、雪地足球、冬泳、冰钓、冰上龙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冰雪活动和赛事,着力培育以冰雪运动为核心的品牌赛事。

4.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制度,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网络信息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服务,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提高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吸引全民健身志愿者、体育教师、退役运动员、体育社会组织带头人、媒体专家等参与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和文化宣传等活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专家资源,组建科学健身指导专家服务团队。招募大中专学生和社会各界体育爱好者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鼓励社会力量搭建康体结合服务平台、建设运动干预和体育康复机构。

5.推进体质监测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开展体质监测、健身指导和运动干预相结合的城乡居民体质干预工作,定期公布城乡居民体质和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调查结果。

(四)实施全民健身重点工程,发挥引领作用

1.实施全民健身示范工程。大力培育全民健身典型,推动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培育省级、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学校场地开放示范校、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示范站、青少年体育示范俱乐部、社区体育示范俱乐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指导示范站及各类先进个人、先进家庭典型。

2.实施全民健身服务惠农工程。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资源服务要素城乡均衡配置。加大对农村全民健身的投入,发挥行政村(社区)体育活动室的阵地作用,逐步建设符合农村实际的室内场地设施,推进农村的体质监测工作,培训农村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核心,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体育社会组织、健身站点等,将农民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全民健身运动会。

(五)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促进全民健身融合发展

1.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以综合体为依托,促进全民健身与文化、休闲、商贸等综合发展。探索实施“体育消费券”,在特定时段向特定人群发放全民健身保障卡,促进全民健身消费。

2.促进全民健身与旅游产业融合。利用自然景区建设休闲运动设施,在大型绿地、山岳海滨建设符合全民健身需求的健身步道、登山步道、海滨步道、自行车道和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满足居民的运动休闲生活需要。规划并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运动休闲聚集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和健身休闲服务业。

2.促进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教育等产业融合。以健康为主题,整合教育体育、卫生等部门,探索建立健康促进服务中心,提供综合的健康服务。推动全民健身融入大健康范畴,探索完善医保健身“一卡通”政策。推广青少年户外教育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青少年教育相融合,开发青少年体育消费市场。

??? 四、实施保障

(一)健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领导协调机制

1.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派出主要领导负责,协同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部门,形成全民健身工作的部门联动落实机制,解决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2.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顶层设计,重视科学决策。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推进和考核,明确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工作落实。

3.进一步扩大城乡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二)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

结合我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在坚持对政府的全民健身绩效考评、体育先进单位和个人评比的同时,试行多种激励手段,形成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引导市场和社会主体参与全民健身事业,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按照省市要求,推行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审批制度和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提高体育健身服务水平。

(三)加大全民健身事业的资金投入

1.按照《全民健身条例》的要求,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所需的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在经费、机构、人员等方面给予支持,尤其应该加大公共财政对全民健身服务的投入力度。

2. 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调节作用,加大全民健身相关税费优惠力度。以税收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资助捐赠,加强对当前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估,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3.建立多元化社会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发展全民健身服务的政府购买,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政策。